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看“透”玻璃的内在压力——光学玻璃应力测量入门

看“透”玻璃的内在压力——光学玻璃应力测量入门

更新时间:2025-08-25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6
 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眼镜、相机镜头、显微镜、望远镜等都离不开光学玻璃。这些玻璃不仅要透明,还要具备高的光学均匀性。然而,即使外观无瑕的玻璃,内部也可能隐藏着“压力”——这就是所谓的“残余应力”。这种应力虽看不见,却会严重影响光学性能,因此必须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。本文将带您了解光学玻璃应力测量的基本知识。
 
  什么是光学玻璃中的应力?
 
  光学玻璃在制造过程中(如熔炼、成型、退火等),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或外部约束,内部会产生不均匀的分子排列,导致部分区域被拉伸或压缩,形成“残余应力”。这种应力会改变玻璃的折射率,造成光通过时发生偏折或双折射,导致成像模糊、色差增加,甚至使玻璃在使用中突然破裂。
 
  为什么需要测量应力?
 
  高精度光学系统对玻璃的光学均匀性要求高。例如,航天望远镜的镜片如果存在应力,可能导致图像失真,影响科学观测。此外,应力还会降低玻璃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。因此,在光学玻璃生产、加工和质检过程中,测量并消除应力是关键环节。
 
  常见的应力测量方法
 
  目前,常用且非破坏性的测量方法是偏振光法,也叫“光弹法”。
 
  其基本原理是:当光通过存在应力的透明材料时,材料会表现出“双折射”现象——即一束光分裂成两束,沿不同方向传播,且速度不同,从而产生光程差。这种光程差与应力大小成正比。
 
  测量时,将玻璃样品置于两片偏振片之间(称为偏光仪或应力仪)。光源发出的光先通过第一片偏振片变成偏振光,进入玻璃。如果玻璃内部有应力,偏振光会被分解为两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光,它们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不同,出射时产生相位差。再通过第二片偏振片后,这两束光发生干涉,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或彩色图案。
 
  通过观察这些干涉条纹的形状、数量和颜色,专业人员可以判断应力的分布情况。条纹越密集或颜色越丰富,说明应力越大。配合标准波长板和标尺,还能定量计算出应力值。
 
  应力的等级与标准
 
  根据国家标准(如中国的GB/T 7962.18),光学玻璃的应力通常分为几个等级,如:
 
  一级应力:几乎无应力,适用于高精度光学系统。
 
  二级应力:轻微应力,适用于一般光学仪器。
 
  三级及以上:应力较大,可能影响使用,需谨慎选用。
 
  检测时,通常以“最大光程差”(单位:nm)来表示应力大小,数值越小越好。
 
  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
 
  在测量时,样品的表面清洁度、厚度、温度以及仪器的校准都会影响结果。因此,测量需在恒温、无振动的环境中进行。对于曲面镜片或复杂形状的光学元件,还需借助专用夹具或三维应力分析仪。
 
  总结
 
  光学玻璃的“内在压力”虽不可见,却至关重要。通过偏振光法等科学手段,我们可以“看透”玻璃内部的应力分布,确保其光学性能达标。这不仅保障了各类光学仪器的成像质量,也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。从实验室到生产线,应力测量是连接材料科学与光学工程的重要桥梁。
 
 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光学制造的精密与严谨。下次当你透过清晰的镜头看世界时,不妨想一想:这背后,也有“应力测量”的一份功劳。
扫码关注

传真:010-68214292

邮箱:gloria.yang@opcrown.com

地址:北京市门头沟区莲石湖西路98号院7号楼1006室

版权所有©2025 北京昊然伟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 备案号:京ICP备10042209号-3     sitemap.xml     管理登陆    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